謝娜賣慘,遭央視主播「打臉」:你裝傻的樣子,真丑

謝娜賣慘,遭央視主播「打臉」:你裝傻的樣子,真丑

01、不專業,就是最大的錯
在綜藝《僅三天可見》中,被姜思達採訪的謝娜,再一次引起來爭議。

依舊是舊料換新壺,依舊是回應所謂的外界言論:

可重點不在於此,就像網暴話題下點贊最高的熱評:

不是網友罵你水平差,而是觀眾評價了你的差水平。

這個評論一針見血,也點破了一個既定事實:

多年來,大眾對她的觀感,始終停留在那個只會嘻哈胡鬧的原始印象。

時代變化了,觀眾成長了,可謝娜沒有。

我記得最深的一次,在金鷹晚會上,和央視主播同台對比的名場面:

康輝談論直播中遇到突發情況的應對心得。

新聞聯播主持人可能會遇到突髮狀況,比如提詞器突然黑掉,那時候得像沒發生任何事情一樣….

還沒說完,謝娜便發問:開始編?

康輝愣了一秒,只耐心解釋著:不是編,得記住新聞內容。

接著康輝繼續說道戶外連線的導播處理:

謝娜不等聽完,再次插話:就是演?

任憑是見慣大場面,在全國觀眾前也不動聲色的康輝,也接不住謝娜毫無邏輯的拆台。

他啞口無言,只憋出一句:我和她沒有辦法正常溝通。

當然,這也不是謝娜第一次翻車。

節目上,嘉賓岳雲鵬聊到女兒,眼眶泛紅,流露出父親的傷感。

一個平日在外奔忙的相聲演員,因無法陪伴孩子而無力,讓許多觀眾動容。

而謝娜給出的反應,卻是哈哈大笑,直接嘲笑道:你哭了。

在嚴肅場合,面對台下白岩松、崔永元等前輩,她也沒從自己搞笑刷寶的慣性中出來,將觀眾稱呼為:牛鬼蛇神。

面對這些千奇百怪的職業事故,多年來,謝娜的回應一貫是:我用本能在做節目。

其實這個邏輯,實在讓我沒法理解。

我和你說業務,你和我扯風格?

當突發意外狀況,節目出現問題,看的,就是主持人迅速的臨場反應,豐富的知識儲備,圓融溝通水準……

如果全咋咋呼呼處理,全憑本能莽撞?

那於自身,是對工作的輕慢;於觀眾,是不負責的敷衍。

你是教師,知識漏洞、教不好書就是過錯。

你是司機,不會駕駛、事故翻車便是原罪。

02、小丑在殿堂表演,大師在背後耕耘

有一說一,既然說到主持水平,那就談談什麼是專業能力。

最近火爆《央視主持人大賽》,就是一匹靠實力脫穎而出的綜藝黑馬。

沒有煽情渲染,沒有花里胡哨。

每位主持人上場,各顯神通的三分鐘自我展示,緊接著就是90秒的即興考核。

撒貝南念完題干後,選手90秒的即興發揮立刻開始。

台上表演八仙過海,台下看得酣暢淋漓。

征服觀眾的,不是參賽主持人的嬉笑耍寶,而是真正專業人士的較量。

譬如對全場的精細把控。

即興新聞評論,有人話音剛落,觀眾發現:時間被卡的一秒不多,一秒不少。

譬如豐富的知識儲備。

有人90秒就能引經據典:夫天地者,萬物之逆旅也,光陰者,百代之過客也。

有人將余光中的詩句倒背如流。

要知道,要有多強大的文學功底,才能在緊張的比賽現場出口成章啊。

譬如深遠的眼光與宏大的格局。

最受歡迎的選手,是有著多年駐外記者經歷的鄒韻。

她抽到的即興題,是條老人不讓年輕人讓座的新聞:

不過90秒,的時間裡,她談到:

在我看來,能讓這個民族經歷五年前的風霜,有很重要的原因。

我們有很多有大智慧的複雜精神,其中尊老愛幼是重要的部分。

劉增盛老人給年輕人讓座,是一種情分;

而我們這些晚輩給像劉增盛這樣的老人讓座,是一種本分。

讓在中美貿易戰和美國主持人「隔空對話」的主持人劉欣,給出超高的評價:

需要這樣在國際上能夠為中國發聲的主持人。

比起選手們的「神仙打架」,評委董卿的點評無一不讓人拍案叫絕。

普通人點評一個選手的表現,頂多憋出個「好」字。

董卿卻娓娓道來:

「你的表達有個特別好的地方,是你很有對象感。」

「其實主持人的主持稿,說白了就是一篇小文章,那寫文章什麼是最重要的?立意呀。」

「馭文之首術,謀篇之大端。最後我們都要聽出你在說什麼意思。」

什麼是一語中的建議?

什麼是引經據典的論述?

以上,就是專業能力的差距和碾壓!

03、別用敷衍的態度,挑戰別人專業的本事

早在多年前,謝娜就開始了對自己「主持風格」的解釋。

她在《快樂大本營》直言:曾以為自己永遠當不了主持人。

如果說在她眼裡,同行的認真嚴肅,是一種做作。

那麼,如今觀眾倒想反問一句:

這究竟是風格之差?還是實力不足?

就好比《主持人大賽》的主持人撒貝南。

他既可以在新聞節目里犀利的時事針砭。

也能是《明星大偵探》里幽默無節操的芳心縱火犯,收穫觀眾緣無數。

無論是央視訪談,新聞主持,還是無厘頭的搞笑綜藝節目,都能完美的融入。

為什麼大家對謝娜的容忍度越來越低?

說到底,還是因為這份不專業,褻瀆了那些真正的努力和付出。

小編無意評判任何人的人生選擇,但我想說一句:

德不配位,一旦潮水褪去,誰是真行家,誰在裸泳,一目了然。

郭德綱說:

我不攔著任何人數學家,但碼要知道123吧。

想當翻譯,你得知道ABC啊。

連do re mi都不清楚,你怎麼就成音樂家了呢?

世界上沒有輕鬆地職業,任何光鮮的背後,是無數汗水的付出。

一次看似風輕雲淡的應對圓融,靠的不是運氣,更不是所謂的本能。

靠的,是無數次的準備,一遍遍的練習,和不停的積累與學習。

就像一句老話說的:

你看那湖上的天鵝,外頭平靜優雅,實際腳底下都在用蹼拚命劃呢。

說到底,這個時代真正能讓你立足的,還是你的專業技能。

別拿你敷衍的水準,去挑戰別人專業的本事。